“你下载国家反诈APP了吗?”一句火爆线上线下的流行语,也是全社会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缩影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民之所望,也是政之所向。近年来,我国下大力气打击网络犯罪,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,而且,日常生活中,宣传横幅、宣传栏、宣传讲座等各种形式的反诈骗宣传几乎随处可见。
近年来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、上升最快、涉及面最广、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。办理贷款、冒充客服、兼职刷单、投资理财、网络购物、冒充公检法、网络赌博、征婚交友……与传统的诈骗罪相比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手段的多样性、行为的隐蔽性、成本的廉价性、传播的广域性等特点,危害更大、范围更广、影响更恶劣,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防范网络诈骗还是得从自身、法律、监管这三大方面来把控,实现标本兼治,方能堵死“网诈”之路。
个人来说提高自身防范意识,不要有“贪念”“轻信”。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,五花八门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让人防不胜防,而这些诈骗手段大部分都是直指人性弱点——“贪念”,思想上一松动就会容易蒙蔽心智从而轻易被套路。刷单前问问自己,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好事为啥能轮到你?启程前往“高工资”前问问自己,为啥这么高的工资还得需要网络招聘?网恋前问问自己,人靓声甜的小姐姐、帅气多金的小哥哥,为啥还需要网恋?所以永远别高估自己,多一丝怀疑,多一点理性,从思想上戒除贪念,擦亮眼睛、抵住诱惑,方是王道。
健全法律体系,强化法律监管,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。要用足、用尽从严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手段,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,对犯罪链条上的所有团伙和个人绝不姑息、严惩不贷,随着法治体系的日益完善,各级各部门打击力度的加大,网络诈骗定会无所遁形。
各类网络平台要强化联合监管,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,对各类信息进行及时把控,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。当然,光靠自身监管是远远不够的,公安、税务、银行、通信等部门,要通过建立起多领域、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打击格局,形成全链条合作,齐抓共管,才能从源头上降低上当风险。
反诈骗,行胜于言,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,每个人都责无旁贷。道理人人都懂,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。当每个人的防范意识都得以提高,个人信息被有效保护,法律监管越来越严,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才会越来越少,才能够早日打赢这场反诈骗的战争,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,还社会以朗朗乾坤。